400-996-1215

服务热线(早9:00-晚23:00)
首页 >  心理资讯 >  情绪

南昌心理咨询 | “厌童”情绪大爆发:为什么我们容不下“熊孩子”?

2024-02-06次阅读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在高铁上,被后座的小孩不停踢座椅;

在电影院里,被大声叫喊的小孩影响观影体验;

在图书馆里,被四处奔跑、嬉闹的孩子打扰……

当遇到上述情况时,你会不会对孩子产生厌恶和愤怒情绪呢?

假期到了,“神兽”出笼,也引发了不少的新闻讨论——

“高铁女子嫌弃小孩吵闹泼热水抗议”、“熊孩子揪乘客头发反被家长怒怼”、“男孩在环球影城室外垫纸上厕所引争议”……

似乎只要是与吐槽孩子相关的话题,总能挑动众人敏感的神经,收获大批共情的留言。

不知从何时开始,大众对孩子的容忍程度逐步降低,甚至产生了普遍的“厌童”情绪

在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女主角金智英带着女儿排队买咖啡,孩子哭闹之下,金智英不小心打翻了手中的杯子,咖啡和冰块洒了一地。

然而,周围不但没人帮忙,反而遭到一顿奚落:真是扰民啊在家里喝多好真是个妈虫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厌憎,当人们“厌童”时,实际上是在厌恶什么?天真无邪的孩童,何以招致如此多的怨气和敌意?小编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四点。

 

1.放任不管的家长

每个人都有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选择权,我相信世界上确实有非常厌恶孩子的人,但仅仅只占人群中的少部分。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厌童”只是对非常没有礼貌和教养的小孩的不满。

而不满的背后,其实也是对家长放任不管、倒打一耙的厌恶和愤怒。

比如:

Ta只是个小孩子,你都成年人了,就不能包容一下嘛?”

“这是公共场合,又不是你们家,我孩子干什么关你啥事?受不了你就别出门了!”

“我说了她不听啊,你让我咋办?谁受不了谁来管!”

光是看到这样的言论,是不是拳头就已经忍不住硬了?似乎教育好孩子不是他们的责任,而忍耐他们的孩子却是全社会的责任。

大家都知道,孩子不懂事,但家长都是成年人,本应起到对孩子最关键的引导作用。如果毫无限度的包容,用一句“Ta还小”,就想消解掉所有的问题,只会导致矛盾的激化。

归根结底,大部分“厌童”的年轻人,要的只是家长的一个态度——“对孩子加以管束”的态度。

如果面对的是尽力安抚、努力管教的家长,即便没有完全制止孩子妨碍到他人的行为,大部分人通常还是会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忍耐。

不过更多时候,家长所面临的困境是“管不住”。毕竟小孩的哭闹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生理现象,希望他们一说就安静、一训就停止,恐怕是不现实的。

这就需要家长们予以正确的引导,比如,越想要孩子安静,就越要用肯定句和孩子沟通。直接给出某种指令,往往比“不要哭”、“别吵”等训诫要来得有力。

 

2.两大阵营的互不理解

对于“厌童”这个话题,在互联网中似乎分出了“已婚育的家长”和“未婚育的人士”两大阵营,双方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为各自的利益争执不休。

以前,一个孩子可能是被同一个院子中的长辈共同带大的,而现在,随着个人空间的细分化,生娃养娃这件事也变得越来越私人化,常常成为了一个小家庭,甚至是单个个体(如母亲)的责任。

当责任归还给个人,大众对于不听话、不懂事的孩子容忍度自然更低。

而且,随着经济条件和认知水平的提高,生不生孩子已经变成了人生中的一道选择题,更多人对于养育子女的人生选项,早就不如几十年前那么热衷。

如此一来,已婚已育的人和未婚未育的人之间,早就隔了道鸿沟。如何强求那些已经放弃了养育孩子的一部分快乐的人,来忍受和体谅别人家的孩子呢?

对于不曾婚育的群体来说,大多数人既没有养育孩子的经验,也不了解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很多时候,不免会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儿童。

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普及儿童发展规律的教育,比如:

婴儿为什么总是哭?因为这是他们表达情绪的唯一途径;为什么家长明知道孩子调皮,还要带出门?因为孩子的成长也需要接触社会,只要在社会中才能习得规则,修正行为。

当我们对儿童的习性了解得越多,看待事情也就会越具包容心。

此外,两方多进行沟通也是化解冲突的有效方法。只要我们觉得对方是可以沟通的,情绪也不会轻易上升到“厌恶”的程度。

“厌童”现象的出现,尽管有着难以改变的社会原因,但也有很多可以改变的人为原因,学着换位思考,互相包容和理解,也许就能缩小鸿沟,减少矛盾。

 

3.互相嫌弃的“精致利己”

其实,比起所谓的阵营对立,我更认同一种普遍的观点:现代人都承受着难以言说的压力,而我们对压力的耐受性正在慢慢降低。

不管是儿童的家长,还是未生育的年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无能为力的情绪。

上班的痛恨工作,带孩子的厌倦育儿;

想恋爱的找不到对象,有孩子的婚姻一堆问题;

以前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现在是爱谁谁吧凑合过着。

如此生活恐怕还不到三十年,心中的“大厦”就已经崩塌了。

众生皆苦,但我们无法“苦人之苦”,自身都难保了,还如何体谅他人?

所以,也许不是大众越来越“厌童”了,而是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难理解对方了

每个人都只想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想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个人红利,而不愿去承担社会责任,更别提让渡一点点权利。

我们不愿意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换位思考,但又时刻期盼着能够有人理解自己、感同身受,一旦陷入这种矛盾中,就只会人为地制造一些分裂。

如果今天我们为儿童的啼哭而群起攻之,难保来日自己不会因为老去而遭人嫌弃。理解一个群体的处境,而不必等自己成为群体中的一员。

当然,利己是人之本性,我们不是要求大家放弃自己的权益,而是希望大家在关注自己的同时,也考虑到他人的感受。

有时候,合作才会双赢,利他才能更长远地利己。而狭隘的“利己主义”,只会带来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反而得不偿失。

 

4.傲慢的成人中心主义

我常常会在高铁上碰到一种诡异的情况:五大三粗的壮汉在车上大声外放视频,甚至做出更出格的举动,少有人提醒或阻止;而几个儿童在过道奔跑嬉戏,却反复遭人嫌弃。

这让人感到疑惑:为什么大多数人只对儿童的言行举止进行审判?

科普博主河森堡说过:“一个人若是在公众场合对泰森(美国重量级拳击运动员)和小朋友持有不同的标准,那就说明他的抗议在公共道德之外,还混杂了其他的东西。”

心理学家杰克·弗莱克曾提出“成人中心主义”的概念,并认为这是一种系统性偏见。

成年人因其相对理性、成熟的思维和强壮的体格,对世界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而心智相对不成熟的儿童则出于从属地位。

不加引导,一味要求儿童讲礼貌、不打扰他人,其实是一种傲慢的成人中心主义。

从这一观点延伸出去,那些“管不住孩子就不要带出门”的言论,颇有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感觉。毕竟,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把孩子留在家里的条件。

当我们讨论如何改善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厌童”情绪时,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公共空间中权利的冲突,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个更为包容、便利的“儿童友好空间”。

可是,反观今天的城市建设,对弱势群体依然很不友好,我们并没有多少适合孩子活动的空间,街道上也很难看到残障人士出行。

警惕成人中心主义、对自己进行一定道德约束是必要的,但如果社会能为不同群体提供充分的公共空间,相互包容则更容易实现。

期待有一天,我们拥有健全和完善的公共空间,不必压抑自己,也无需压抑他人,就能从源头处消除“厌童”情绪。

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