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996-1215

服务热线(早9:00-晚23:00)
首页 >  心理资讯 >  心理百科

南昌心理咨询 | 「内在小孩」的6种模样,你心里住着哪一种?

2024-06-01次阅读

据说,想要驯服一头大象,只需要在它还小的时候,用一根铁链将它拴在柱子上。
由于力量还太弱小,大象就算拼尽全力也无法挣脱铁链。
久而久之,它就会慢慢放弃挣扎。
等它长大后,即使有了挣脱铁链的力气,也丧失了挣扎的动力。
这一辈子,这根铁链会一直活在它心里,每当它想要挣扎、反抗时,就会想起幼时被铁链拴住的自己,然后认命。


对人而言,在原生家庭或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创伤,就是这根铁链。
而那头被铁链绑住的“象”,就是我们心中受过伤、未曾被好好安抚的小孩。
心理学上称它为「内在小孩」(inner child)。
六一儿童节将至,与您分享一些关于“内在小孩”的问题。
愿我们不仅有机会在儿童节这一天“做回孩子”,也能在琐碎生活里时常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

1.你心里住着哪种「内在小孩」?
1940年,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在《儿童原型心理学》中提出了“内在小孩”的概念。
它代表着一个人内心中未成长和未安抚好的部分,即童年情感和经验的残余。
受时代背景、经济条件和教育水平的限制,大部分人的原生家庭都不具备良好的成长环境。
所以,多数人的童年经历,是伴随着种种困扰、阵阵隐痛和道道创伤的。


有时候,你以为自己成为了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大人,可在遇到一些寻常刺激时,你的情绪反应却是反常的。
也许,这种状态与刺激本身并无太多关系。
真正让你反常的,恰恰是你的“内在小孩”——那些未被好好安抚的创伤,再一次在相似情境中被激发出来。
你知道自己内心住着哪种“内在小孩”吗?
有些人,在朋友圈里是个公认的“老好人”,常常越过边界、委屈自己去帮助他人,过于在意他人的感受和评价,这是“讨好小孩”;
有些人,童年时有过被抛弃的经历,长大后,不管目前的关系有多稳定,都会没有安全感,害怕失去,容易紧张,这是“恐惧小孩”;
有些人,经常被父母否定、羞辱,即便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也会唯唯诺诺地寻求他人认可,一旦收到外界的负面评价就可能产生“我真没用”的负面想法,这是“自卑小孩”;
有些人,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很少,性格很独立,不喜欢与人亲近,总是跟人保持着距离,不相信有人会喜欢自己,这是“孤独小孩”;
有些人,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很苦,长大后,自己会疯狂工作,拼命赚钱,物欲很强,内心很空洞,也很难被满足,这是“贫穷小孩”;
有些人,自我保护意识很强,敏感多疑,很难对人产生信任感,甚至有“受害者焦虑”,这是“戒备小孩”……

2.如何觉察你的「内在小孩」?
由于“内在小孩”在意识中是隐形的,很多人其实并未真正找到自己的“内在小孩”,或者曾经找到过,但后来逐渐与它失联。
一般而言,“内在小孩”主要由以下三部分内容构成:
被压抑的情绪
比如:
从小被父母寄予很高的期望,被要求考高分、学习各种特长、上好大学、出人头地……
那么,孩子心中自然有被压抑的对玩耍的欲望。
成年后的孩子,可能产生迟来的叛逆,开始摆脱父母的控制,过度追求自由,过上一种毫无节制的生活。
未被满足的需求
比如:
童年时父母就外出打工,忙着赚钱养家,很少有时间能陪伴孩子。
陪伴的需求一旦得不到满足,成年后的孩子就会无止境地在别人身上去寻找爱和关注。
就像《涉过愤怒的海》当中的娜娜,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总是在亲密关系中不停地索取他人的爱,让关系朝着不健康的趋势发展。
经历的各种创伤
比如:
长期遭受父母否定、辱骂、虐待等等,孩子的内心渐渐出现创伤,并形成了一个“内在誓言”:
“我不够好”
“没有人会喜欢我”
“我活在世界上是毫无价值的”
……
种种“内在誓言”,会深深影响我们成年后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因此,觉察内在小孩,至少要从被压抑的情绪、未被满足的需求和经历的各种创伤三方面去探索。
当反常的事情发生时,静下心想一想,为什么自己会产生这种情绪,表现出这种行为呢?
是不是小时候的重要他人也是这样对待我们的?
这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每一步的探索,都可能让我们离“内在小孩”更近一点,直到重新与它建立起连接。

3.如何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英国诗人泰德·休斯曾在写给爱子的一封信中,为“内在小孩”做过一番注解: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小孩,那是我们心中唯一真实的东西,是我们的人性,是我们的灵魂,是一切可能的魔法与启示的中心。
但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为了保护这个“孩子”,构建起了“第二自我”,以应对外部世界的冲击。
只有当人生的风雨真正到来时,第二自我溃不成军,“内心的小孩”才会被推到前线——毫无准备,带着童年时代所有的恐惧与不安。
但这样的时刻正是它想要的时刻,也是它召唤自身资源的时刻——真正内在的“资源”,一种真正生物性的能力,去应对,去利用,去享受。
该如何理解诗人所说的内在资源呢?
在我看来,所谓的内在资源或许就来自于童年本身,甚至来自于“内在小孩”本身。
它以“孩子”形态停驻在时光长河里,忽视和遗忘不曾让它泯灭,它一直在等待我们乘坐“时光机”去营救它。
这就是美国心理治疗师皮特·沃克()在《不原谅也没关系》一书中提到的“时光机营救行动”。


如果你总是在现实的情景中经历情绪闪回,常常受过去的创伤影响,请你在想象中乘坐时光机回到过去的特定时刻,在所有伤害开始前,带着过去的那个孩子离开。
又或是穿越回被伤害的场景中,以强壮有力的成年人形象出现,去制止别人对“过去的你”的伤害,去保护曾经那个弱小的自己。
不过,请大家尽量在专业人士(如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进行这种练习,因为它需要在一段值得信赖的关系和合适的氛围中进行,并使用专业的引导语进入情境。
比如,皮特·沃克就曾使用这种方法帮助很多来访抵御伴随情绪闪回而来的强烈无助感。
审视内心的痛苦,安抚它,拥抱它,而不仅仅是把过去的创伤重新经历一遍。
让过去的成为过去,让现在的可以发生。
如此,“内在小孩”就能真正地“长大”,你也能真正活在当下。

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