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996-1215

服务热线(早9:00-晚23:00)
首页 >  心理资讯 >  心理热评

南昌心理咨询丨感情中最残酷的真相:越缺爱的人,越得不到爱

2023-09-21次阅读

你是不是也曾有过以下这些疑问:

为什么Ta总是无法满足我的期待?

为什么我遇到的那些恋爱对象总是很渣?

为什么内心想恋爱,又总是拒绝和排斥恋爱?

如果你存在这些疑问,那么你或许陷入了缺爱的困局中。

 

01


怎么判断自己缺爱?

如果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中缺爱,将会给自己的性格带来深远的影响。

因为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爱,于是把情感需求寄托到其他人身上——伴侣,或是孩子。

具体来说,缺爱的人主要有以下表现:

缺乏自信,常常自卑

一个缺爱的人,性格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不自信。

他们总是下意识地认为自己不够完美。这种自卑感,时常贯穿在他们的生活、工作和恋爱中。

生活里,他们常常没有勇气面对眼前巨大的压力,不愿意直面困难和挫折;

工作中,他们不愿意接受新的挑战,觉得自己安于现状就很好,也没有什么升职加薪的打算;

在感情中就更是如此,喜欢一个人就将姿态低到了尘埃里。

缺乏安全感,总是患得患失

一个缺爱的人,他们对自己都没有信心,更不用说要信任身边的人。

一方面渴望爱,另一方面又很害怕被至爱之人辜负和伤害。

所以他们常常患得患失,觉得与其经历一次次的期待和落空,不如把自己包裹起来。

跟陌生人相处时,他们时常保持着很高的警惕性,习惯性地和其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以此来保护自己。

渴望被他人认可,但又高度敏感

一个缺爱的人,其实内心很渴望获得大家的关注,也渴望被大家认可,但由于他们胆怯、敏感,常常又会将自己的内心束缚起来,羞于对外展露。

他们很容易感受到对方的情绪和变化,并且误以为对方的情绪波动,是因为自己导致。

正因如此,在与人交往时,他们常常会小心翼翼地试图改变自己来缓和关系。

原生家庭中父母之间不太相爱

一个缺爱的人,原生家庭常常没有让Ta感到足够多的爱与关怀。

父母之间也并不相爱,家庭氛围是冰冷的,才导致他不被爱,也不会爱人。

因为从最亲近的人——父母身上,都没有获得他想要的爱,所以他也没有勇气去奢望别人能够爱自己。

 

02


缺爱的人,缺的是“心理营养”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缺爱的人,本质都是缺失了“心理营养”。

正如一颗种子的成长,需要阳光、水等营养;一个人的成长,除了需要基本的物质保障,也需要无条件的爱。

如果得不到这种“心理营养”,人就会陷入情感匮乏的境地。

正如台剧《想见你》中的陈韵如,这个自卑内向的女孩,与男主李子维的第一次相遇,被问到店里放的是什么歌,她回答时就一直低着头,眼神游离。

甚至路上碰到李子维和她打招呼,也很难自然地回应。

在学校里,她没有任何朋友,一直独来独往,不知道怎么与人交流。

在现实生活中,陈韵如就是一些缺爱的人的缩影。

他们害怕不被喜欢,渴望被人认同和喜爱,却依然得不到大家的爱。

因为父母整天吵架,陈韵如自觉地扮演好学生、好女儿的角色,努力学习,承担家务,照顾弟弟,但是依然不受宠爱。

原生家庭的伤害,让她变得敏感自卑,不懂交流,更不受同学欢迎。

她的“心理营养”,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流失。

 

03


如何补足缺失的爱?

缺爱是一个很宽泛的词,我们甚至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缺爱。

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在感情中或多或少都有缺爱的表现:仔细回想那些不幸的感情,你会发现,不管和谁在一起,不管得到多少爱,你内心的洞始终无法被填满。

这是因为,缺爱的人,缺的其实是自我的爱,而非外界的爱。我们不可能把爱的需求,寄希望于让别人来满足。

想要填补内心缺失的爱,唯有自救。

缺爱,其实是缺乏关系,缺乏良好的联结,缺乏来自关系中另一个人的镜映、回应、涵容、认可……

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去重建一段充满爱、理解、正性反馈的关系,在关系中获得滋养和修复。不管这个关系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跟咨询师的关系。

承认自己缺爱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因为过往的经历并不是我们造成的,也不是我们可以改变的。

但是,正视创伤并尝试自愈,是我们可以尝试和努力的。

学会享受关系中的亲密,学会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学会关注双方的边界问题。

留一部分的关注给自己,也留一些空间给对方。

如果说,缺爱是我们前半生的不幸,那么自我觉醒和自我成长就是对我们后半生最好的交代。

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