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996-1215

服务热线(早9:00-晚23:00)
首页 >  心理资讯 >  青少年

南宁心理咨询 | 被母爱绑架的孩子:高控制欲的母亲,究竟有多窒息?

2023-12-22次阅读

一个正在读高三的男孩,妈妈在学校食堂工作。他每天放学后,就要去妈妈的宿舍报道。

为了节省儿子的学习时间,妈妈通常会准备好热水,脱下儿子的衣服和外裤,亲自帮他擦拭身体。

手脚健全、即将成年的男孩,手拿一本单词书背对母亲站立,男孩的母亲则蹲下身,帮儿子擦洗,这听起来已经很炸裂了。

更令人窒息的是,即便同宿舍的阿姨们回来,这位母亲依然毫不避讳地当着她们的面继续帮儿子擦拭身体,一边叮嘱他要专心学习,一边还和其他女同事谈笑风生,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随着毛巾在他背上一次次地推擦,随着周围女职工的笑声越来越大,男孩额头上的汗也越来越多,单词也背得越来越快。

倘若仔细听男孩口中的单词,你会发现他不断重复的竟是“humanity(羞耻)”……

这段令人毛骨悚然的剧情,正来自电视剧《鸣龙少年》。

《鸣龙少年》以顶尖高中“鸣英”、普通高中“龙海”两所学校合并为背景,讲述了一位金牌教师雷鸣(张若昀 饰)通过一年特训,带着5个二本线都够不到的学生逆袭考上一本名校的故事。

本文开篇提到的这个男孩,正是雷鸣老师收的第5个学生——禹洋。

 

1.毫无边界的爱,只会带来伤害

禹洋从小就因为语言障碍(口吃),经常被周围人笑话,这也让他感到非常自卑。

有一次,语文老师让全班同学轮流朗读课文,等轮到禹洋,他早就已经满头大汗、两股战战。

只见他一闭眼,一咬牙,磕磕绊绊地读了一遍,结果引得全班哄堂大笑。语文老师也不明所以,只当他普通话不标准、不自信,就一边鼓励他,一边让全班同学带着他读。

只是没想到,全班的凝视、纠正和若有若无的笑声,反而让他更慌、更不敢开口了。

这个画面,后来也成为了禹洋成年后的心理阴影。

到了高中,由于性格怯懦、好欺负,禹洋还一度遭到学生欺凌:换衣服时被偷拍照片,还被发到网上“传阅审判”,被取外号 “内裤学长”,甚至被同学当众扯下裤子……

外界的嘲笑和欺凌不断,更不幸的是,禹洋还有一个控制欲极强、盲目溺爱的母亲,以及一个缺位的父亲。

与丈夫离婚后,禹洋的母亲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儿子身上,大到人生选择,小到吃饭洗澡,对他的一切事情都要插手。

为了离孩子更近一点,她留在了学校食堂上班。如果禹洋一段时间内没回短信,她就马上会从工作的食堂跑到教室去确认儿子的安全;

学生在食堂里排队打菜,她只要看到队伍中有儿子,就会大声呼喊儿子的名字,让他直接到前面来插队打菜;

在最新一集中,儿子想要独处,将她反锁在房门外,她竟然直接用刀把门锁砍了,指责儿子“怎么这么没有良心”……

这种过度的保护和毫无边界的爱,既让禹洋感到压抑束缚,也让本就难以融入群体的他备受同学非议。

有时候,孩子身上的自卑、怯懦等心理问题,就像一面镜子,投射出了原生家庭的病态教育。

 

2.控制欲强的父母,都有什么特征?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是《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父母爱护子女,就应该为孩子作长远考虑。

然而,现实中,有部分父母习惯了安排和下达指令,在为孩子的将来做打算时,慢慢将爱演变成了对孩子的精神控制。

更可怕的是,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控制欲是不自知、无意识的。

从“愿意为孩子做主”到“不允许孩子做主”,从“给孩子提供建议”到“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意见”,其实很多父母都察觉不到这种变化。

那么,控制欲强的父母有什么特征?

第一,总是告诉孩子怎么做,不允许Ta违背父母的意愿;

第二,拒绝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坚信自己永远是对的;

第三,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决定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四,当孩子反抗或出现负面情绪时,强调自己的付出和牺牲,诱导孩子产生愧疚和自责感。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这种控制或许暂时还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

随着孩子年龄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逐渐开始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亲子之间迟早会爆发激烈的冲突,冲突向内就会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冲突向外则导致对父母的报复。

那些像禹洋一样活在控制阴影下的孩子,早已丧失自己的隐私权和选择权。

他们不敢表达,不能反抗。外界的压力和欺凌固然难以承受,但或许真正压垮他们的,还是原生家庭里太过沉重的爱。

 

3.亲子之间,如何建立良好边界?

日本作家西泽保彦说过:“所谓正常的人际关系,是要和别人交往时保持一定距离才能成立的。不管是多么亲密的关系,都必须尊重对方的‘个性’,这是理所当然的‘规矩’。

亲子关系的本质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因此,这个“规矩”,其实同样适用于亲子关系。

而对于父母来说,要做到建立合理的边界,保持适当的距离,关键在于「找回自我」和「赋权孩子」。

什么样的父母更容易陷入对孩子高强度的控制中呢?答案是自我价值感低的父母。

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但又无法接受这种无价值感,所以才要对孩子过度付出,从孩子身上找价值。

那些试图控制孩子的父母,往往自己的生活过得也不如意,且大部分都是婚姻关系不和的缘故。

当父母中的一方缺席,另一方就容易陷入强烈的焦虑和孤独中,然后又用这种焦虑来捆绑孩子,最终形成与孩子的病态共生关系。

如果父母想要从这种共生关系中破局,就要先找回自我,直面让自己害怕和恐惧的事情,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创造一个能够感受到爱和成就的环境。

这个“找回自我”的过程可能相当漫长,但育人先育己,作为一个成年人,你的价值得由你自己去创造,而不能将此寄托于孩子身上。

除此之外,建立亲子边界的第二点在于「赋权孩子」。

“赋权”意味着孩子有选择的权力,他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发展自我,当然前提是在安全的范围内。

我们通常把错误分为孩子无力承担的原则性错误和孩子能处理的错误。

对于原则性错误,父母要在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线的前提下,表达对孩子意愿的尊中;对于孩子能处理的错误,则可以给孩子勇气去尝试、挑战和体验。

放开牵绊的双手,打开焦虑的内心,给孩子一些成长空间。

雄鹰之所以不惧怕风雨,能够展翅飞翔,在于它们的父母舍得放手。

而无法放手的父母,必然教出无法长大、问题重重的孩子。

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