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996-1215

服务热线(早9:00-晚23:00)
首页 >  心理资讯 >  青少年

南昌心理咨询 | 发现孩子“偷东西”怎么办? | “偷窃”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和教育

2024-06-22次阅读

琪琪妈妈最近很烦恼。
她10岁的女儿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开始出现一些“小偷小摸”的行为。
“谁也没教她这个,我跟她爸爸还怕别人有的东西她没有,想要什么都给她买,这怎么就学会‘偷’了……”
跟琪琪妈妈一样,有不少家长发现孩子有“偷窃”行为的那一刻,内心都是愤怒、担忧的,气孩子不懂事,更担心孩子一不小心走上歪路。


其实,在心理咨询中,孩子存在“偷窃”习惯的案例并不少见,而且多半还会伴随有叛逆、不服管教、厌学、抑郁、沉迷游戏等方面的表现。
今天我们就来聊两个话题:
当孩子出现“偷”这个行为时,他们背后的心理动机是什么?
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01
依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5岁以前的孩子,缺乏按照规则来规范行为的自觉性。
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5岁前的孩子是“没有道德”的,他们不明白“偷窃”的概念,也没有完整的物权意识,分不清“你、我、他”等不同个体的所属权。
看见一样东西,喜欢就拿了,拿了就认为是自己的。
所以,你眼中的“偷”,在不到5岁的孩子那里,可能只是“拿”、“借”或者“送”。


对待这类孩子表现出来的“偷窃”行为,家长可以先从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做起。
在亲子相处时,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了解物品的所属权,比如:
拿家里的一些常用物询问孩子“这是谁的”,引导孩子区分自我和他人的界限;
每买一件东西给孩子,就告诉孩子这是属于TA的,并给孩子留出存放自己物品的小天地;
帮助孩子在日常互动中建立起物品的使用规则,让孩子明白属于别人的东西一定要经对方同意后再拿。

02
对于5、6岁及以上年龄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物权观念和道德观念都在逐步发展,此时出现“偷东西”的行为,通常有以下几种可能:
(1)钱不够用,物质需求没得到满足
以一个女性来访的故事为例。
小时候她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零花钱很少,每次在学校,朋友要一起去买点吃的喝的,她就非常自卑,常常找借口不去。
问父母要,他们就会哭穷,所以要起来特别有负罪感。
有一次,她在妈妈很久没穿的一件大衣口袋里翻出了100块钱,按捺不住心中的欲望,就把钱偷偷拿走了。
但当时其实也没花完钱,买了十几块钱的东西,剩下的钱就不知道怎么花了,又不敢放回去,只好自己先留着。


后来不知怎么被妈妈察觉了,说她“小小年纪就做起了小偷”,还把这件事在其他亲戚面前当笑话讲。
这件事她一直在心里记着,每当她获得一些成绩时,她就会用这件事做论据来攻击自己,告诫自己——“你其实是一个内心阴暗、道德败坏的人”。
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明:需求得不到回应的孩子,他们的内心是有一个“洞”的,偷东西就是填补这个“洞”的一种方式。
因此,当孩子出现“偷东西”的行为时,我们需要先问问自己:有没有给孩子零花钱?给得是否痛快?给了之后是不是还在控制孩子怎么花?
(2)想引起父母的关注
还有一些孩子,他们可能不缺零花钱,但仍然有“小偷小摸”的习惯。
我曾见过一个家境不错的男孩,经常偷同学的东西,被老师三天两头地请家长。
在孩子父母和咨询师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的父母在外地做生意,平时很忙,没时间陪他,就只能给钱,要多少给多少。
第一次偷东西的时候,他妈妈特地从外地赶来了学校,所以他以为,只有偷东西,才能获得父母的关注。
所以,当孩子零花钱够用的时候,还要去“偷”,那他们想通过“偷”获得的就不是钱了,而是其他更具象征意义的东西。
比如:他人的关注,力量感,仇恨发泄等等。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曾经说过:
“偷东西的孩子不是在寻找他所偷的东西,而是在寻找他有权拥有的母亲,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这一点。”
因此,面对孩子“偷东西”的行为,你首先需要考虑的不是“怎么处理”的问题,而是“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
“偷”的行为背后,既包含着孩子的物质需求,也隐藏着他们的心理需求。

03
面对孩子“偷东西”的情况,父母的态度是非常关键的,可以直接影响孩子未来人格和行为模式的发展。
我们有这样“三不要”想告诉各位家长:
第一,不要口出恶言,给孩子贴标签;
第二,不要让警察替代父母教育;
第三,不要过度袒护孩子。
如果家长在发现孩子的“偷窃”行为之后,在语言或行为上把孩子置于一个羞耻的、毫无尊严的境地,那这个情境就会成为孩子记忆中抹不去的伤痕。
此后每次遇到孩子认为你可能会惩罚和羞辱TA的事,TA就会用说谎来应对。
这样的亲子关系,一定是缺乏安全感和信任的,父母不再是孩子的统一战线联盟,反而变成了孩子要提防的敌人。


当然,对于“偷窃”行为,不给孩子贴标签,不代表不需要进行教育。
在维护好孩子的尊严的同时,我们仍然需要教会孩子承担责任。
其实,对一些年龄大的孩子来说,他们也知道偷东西是不对的,当事情被父母知道时,他的内心也许是忐忑和害怕的。
这时候,作为父母,我们反而需要先去接纳他的情绪,让他感觉到你是关心他的。
如果孩子已经愿意开口跟你谈这件事,你就耐心地、不带指责地听完。
如果孩子还没有准备好,你也可以主动温和地问TA:
“能不能告诉爸爸妈妈,你为什么想要拥有那个东西/拥有钱?”
只有先让孩子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才能够针对原因进行调整。


心理咨询中有一句话:所有的症状都是有功能的。
就这句话展开去,孩子们展现出来的某些上瘾(需求过度,如偷盗癖)或排斥(需求降低,如厌学)行为,其实也是为了代替他们发出求助的声音。
TA们在寻找什么?
TA们要用这种行为向我们表达什么?
TA们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支持和帮助?
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带着好奇去探索孩子们内心的真实需求,也希望每个孩子都不需要通过“偷”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