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996-1215

服务热线(早9:00-晚23:00)
首页 >  心理资讯 >  婚恋家庭

合肥心理咨询 | 朱丹和周一围,才是最常见的夫妻模式

2023-12-28次阅读

就在《再见爱人3》完结后,网友们纷纷感慨“再也不相信爱情”时,另一档情感综艺《爱的修学旅行》又引发了一波关于“爱情与婚姻”的讨论。

讨论的中心,则是从2013年曝光恋情后就争议不断的周一围和朱丹夫妇。

在上节目之前,大众对这对夫妻的印象都是 “卑微恋爱脑”朱丹和“大男子主义者”周一围——正好凑一对。

即便朱丹后来三番两次发文解释,也架不住网友们“群嘲”的声音。

她越解释,大家就越不信,以至于后来朱丹都不敢再随意说些什么,怕自己不小心成了周一围的“黑粉头子”。

然而,几期节目播出后,关于两人的风评却一再反转,有不少观众从他俩的日常相处中嗑到了糖点,更有网友大呼已经成了朱一围的“内疚粉”。

今天,就让我们透过朱丹给大家“开的这扇窗”,聊聊这对夫妻备受争议的相处之道。

 

1.从“蓝台一姐”到“卑微娇妻”

很多人认识朱丹,是从浙江卫视的一档节目《我爱记歌词》开始。

那时候她还是优秀出彩、落落大方的“主持一姐”,亲和而又自然的主持风格收获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2012年,她加入湖南卫视,亦被称为“芒果二姐”(一姐是谢娜,当时李湘退隐,朱丹是被看好作为李湘的接班人的)。

然而,没想到,她在《中国最强音》中意外把新东家短信平台的号码念成老东家的,据说导致了芒果台上千万的损失。

再往后,她选择了结婚生子半隐退,把内心安稳寄托在丈夫周一围身上,一心不问“娱乐”事。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阴影过大,短时间内她在多个舞台、节目中一再犯错,比如对着古力娜扎喊“迪丽热妈(巴)”等叫错名字的梗,不仅引得娜扎身旁的倪妮没憋住笑场,也让网友们嘲讽至今。

连朱丹自己都说,从来没有想过会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主持生涯。这些难堪的往事,已经成为了她的“心魔”。

她不太能接受这个结果,但也没有勇气再上台或再重操旧业,事业的瓶颈期让她陷入了一种“空心”状态。

于是这个曾经强势的“大女人”试图回归家庭,于是我们看到了在多个公开场合称赞老公的“小女人”朱丹——一会儿夸周先生演技好,一会儿说自己被照顾得很幸福,总之,朱丹以一种近乎崇拜的姿态描摹着她的周先生。

然而,网友们却持另一种看法,主要是因为周一围在公众面前对妻子的态度实在是太冷漠了,不仅对妻子的表白小作文毫无回应,提起妻子的演戏能力也是毫不偏袒:“她的拍戏不是我标准意义上的拍戏。”

这让满腔热情的朱丹看起来很可怜,她像是陷入了某种自证幸福的漩涡中,而丈夫只是冷眼旁观,偶尔得空还要泼泼冷水。

然而,在节目播出之后,我却觉得,大众真的不必苦情化朱丹。

与其说她卑微、恋爱脑,不如说是她太清楚在这段婚姻中自己想要什么,在需求之外,那些是非对错、地位高低,都没有过好日子重要。

在她“卑微”姿态的背后,未尝不是一种经营婚姻的智慧。

 

2.外放与内敛,也不失为一种互补平衡

那些年里,活在朱丹口中的周一围,听起来像是一个会对伴侣进行PUA、冷暴力、傲慢的大男子主义者。

然而观众们在节目中看到的周一围,却又是另一种样子。

虽然他依然拧巴,一副“我虽然陪你上节目,但我不可能听你话”的傲娇模样,但真正在行动上,朱丹的需求,他似乎又都有落实到。

比如:

下车的时候,他会跟在朱丹身后拿好所有东西;

朱丹坐着晒太阳,他发现阳光很好,她的姿势很美,就拿起相机给她拍照;

被分配到了条件最差的房子,朱丹不知道怎么收拾,他就直接一手包揽,套被罩、特制梳妆台、整理小院……

朱丹下厨做饭,手忙脚乱地喊周一围帮忙,每喊一遍,他就立刻回应,来来回回,起起坐坐,也并不抱怨,全程情绪稳定地打好了辅助;

看见朱丹主持节目,他第一反应就是举起手机拍照,满脸都写着欣赏和自豪,还在备采里毫不吝惜地称赞妻子:“她可以站在更大的舞台,如果她愿意的话。”

甚至在节目中,朱丹透露了一段被好友骗钱的经历,她说,周一围在两人还在交往的阶段,就替自己还了2000多万,帮她度过了难关。

这样的周一围,似乎与朱丹口中描摹的形象并不相同,于是网友调侃道:只要朱丹不再开口,周一围就能“洗白”。

可以说,朱丹和周一围是太不相同的两个人,无论是基本的思维模式,还是对待生活的基本态度——一个感性、外放,一个理性、内敛

主持人和演员的职业差异又让他们的个性更加鲜明——一个把表达当成生活的主要部分,另一个在工作之外不想过多表达

朱丹喜欢输出,急于向外界证明自己的幸福,但又总是词不达意,把夫妻的口碑往坏的方向越推越远。

周一围则抗拒在镜头前分享太私人的感受,刻意保留一点神秘感,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

恰恰是这种外放和内敛,让他们之间能够保持平衡和互补。就像周一围所说:“沙漠和月牙泉,反差这么大,它不也共存了这么久吗?不也挺和谐的吗?它们怎么就不应该在一起呢。”

当两个互补的人在一起,找到了关系间的平衡,反而关系会更牢靠。

 

3.“爱在心口难开”的拧巴,太熟悉了

看过一条网友对朱周夫妇相处方式的点评:“他俩的相处模式就像我爸妈,冷暖自知。”

不得不说,这种模式在父母一辈中确实很常见——拧巴的男人,半抱怨半秀恩爱的女人

比如,在一段几分钟的备采里,周一围就把这种拧巴体现得淋漓尽致:

导演问他们夫妻结婚几年,周一围先是立刻回答“6年”,结果朱丹反问了一句“不是吧,应该7年吧”,只见周先生眼睛瞪得像铜铃,语气带三分凉薄七分随意,“不知道,不记得。”

就好像多纠结一秒就显得他这大男人太在乎婚对方。

接着让两人做自我介绍,朱丹大方利落地说,“大家好,我是周一围的老婆”。

结果轮到周一围,他却别别扭扭,在简单介绍之后,死活不肯说出“朱丹老公”四个字。

但如果要说周一围不尊重妻子、故意忽视妻子,我觉得倒也不至于,毕竟朱丹不在场时,周一围可以在背后夸她夸得很自如。

真要说这种拧巴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传统父权制结构下的男性的定位:要求男人要有男子气,要又责任心,要能够承担家庭重担,要不拘泥于小情小爱,但从未要求男人要善于表达,要给女性提供情绪价值。

不仅是周一围,还有我们的父辈,都深受这种性别角色“定位”的影响,不屑于沟通,更羞于表达爱。

所以我说,周一围和朱丹的相处模式,也不过是传统夫妻中最正常的一种。

他们都在这种传统模式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也都在认真地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进而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然而,对于新时代的女性而言,大概率不会想向朱丹学习。

在父母的年代选择太少,而如今我们开始期待一种平等对话、自由表达的关系。

不论如何,幸福的关系无需千篇一律 当事人能够自洽,且乐在其中就很好了。

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