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期综艺节目中,女明星黄奕和她的女儿铛铛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铛铛:妈妈,我好想买瑞士军刀,买2个。
黄奕:你买了一个还不知足,还要买2个!
铛铛:那为什么其他小朋友可以买?
黄奕:买东西是自己需要才买,我觉得你没有这个需要,再跟别人比,你什么都不要了。人家的东西是人家的,跟你有关系么?为什么人家有,你就一定要呢?你今天是自己赚钱了还是自己努力了?
是不是感觉这段对话很熟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孩子的攀比行为时,大多数家长都是像黄奕这样回应的。
通过这些决绝的否定句和反问句,父母们希望孩子能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不在物质上过多攀比,把心思用在正道上,将来再凭借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想要的东西。
可是,孩子们真的是这样理解的吗?
我注意到铛铛在听完妈妈这番话后,一直畏畏缩缩地埋着头,不太敢直视妈妈的眼睛,她的心里在想什么呢?
或许是在自责——“我又惹妈妈生气了”;
或许是在埋怨——“别人都有,为什么就我不能有,是我不配要吗”;
或许是在下决心——“反正妈妈总觉得我想要的都不重要,以后再也不说了”。
总之,此刻她的情绪是不被理解的,虽然听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但内心的需求和物欲没有消减半分。
那么,到底该怎么引导孩子的攀比心呢?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1.喜欢打压孩子的物欲,
从父母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孩子的要求不合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想要的东西超过了我们的心理预算,内心感觉不值得为此破费。
比如,有一次我和朋友在商场吃饭,遇到一对正在逛街的母子,男孩吵着要一双乔丹的篮球鞋,因为玩得好的那群朋友都有。
但孩子妈妈被缠得很生气,当着路人的面,不由分说地把孩子教训了一顿:
“就知道跟人家比吃穿,你怎么不跟人家比比成绩?”
“这么小就爱慕虚荣,追求名牌,你怎么不看看人家是什么条件,我们家是什么条件?你这样我可养不起你!”
实际上,这位母亲可能是没有能力满足孩子,或是不愿意把过多的钱花在孩子的穿着打扮上,所以她把所有的问题都转换成了孩子的问题——他不该跟同学攀比。
其实,父母喜欢打压孩子的物欲,本质上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内心过于匮乏。
因为从小没穿过什么名牌,就觉得追求品牌都是奢侈浪费;
因为小时候获得的快乐都是有条件的,就见不得孩子太过快乐,偏要较着劲,处处打压。
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童年的亲子关系将内化成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决定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和命运。
如果父母没有觉察到自己内心的匮乏感,就会无意识地在亲子互动中把匮乏感传递给孩子。
一个潜意识中写满匮乏与沉重的孩子,他的内心怎么能丰盛流动?他的人生又如何能轻盈自在?
这份匮乏感也许会让他们未来找不到很好的工作,不能和条件很好的对象结婚,即便自己赚钱了,也舍不得为一份快乐和享受而花钱……因为他们始终觉得自己不配得到这些。
正如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所说:
“使孩子品行好的最佳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而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年人在让孩子愉快这一点上都显得出奇地吝啬。就在他们或粗暴或和蔼地夺走那些让我们愉快的事物时,总会不忘附加这样一句——这样做是为你好,而这真是一句带有说服性的辩词,它最终会使我们也同意毁灭自己。”
越是遮遮掩掩,以“攀比不好”作为借口否定孩子的需要,打压孩子的物欲,就越说明你无法正视自己童年时未被满足的欲求和现下内在的虚弱。
做诚实的父母,直面自己内心的匮乏,将缺乏条件或舍不得钱的事实坦言相告。
那么,即便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也会明白那是暂时的经济条件问题,而不是因为自己不配得到。
未来即便孩子有遗憾,也不会形成心理创伤。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自己足够努力,仍然有机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2.孩子有攀比心,如何正确引导?
一般来说,孩子在3岁之后就会产生比较的意识,例如小朋友总会比较谁在幼儿园得到的小红花更多等等。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社会比较理论”,在缺乏客观评判标准的情况下,人们会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以此来明确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评估自己的能力,提高自我评价的可信度。
因此,“比较”是人之常情,也是个体社会化的必经之路。正确看待孩子与同伴之间的比较,是我们正视攀比心的第一步。
首先,当孩子提出某种物质需求后,父母可以和孩子进行一次谈话,了解孩子为什么想要这个东西。
大部分孩子的攀比心,其本质都是渴望获得同伴的认可和关注。
换句话说,他们想要的其实不是一双名牌鞋,而是一张融入同伴群体的“通行卡”。在孩子的认知中,有了这双名牌鞋,他和同伴之间的共同点就会更多,也会更受欢迎。
当我们看到了物质需求背后的社交目的,就可以表达自己对孩子所提要求的理解,同时坦诚地告诉孩子自己的想法,并提出可替代的方案,你可以说:
“妈妈能理解你的想法,但是对我们家现在的条件来说,这双鞋有点小贵,这个钱花得有点心疼,所以目前还没办法给你买。这样,我们一起来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让你在同学里更受欢迎?”
通过这样的方法,引导孩子在交朋友时更多地关注内在的品质,比如品性、能力等方面,减少对外在物质的关注。
真正的同伴友谊,不在于拥有的物质相同,而在于兴趣和观点的志同道合。
其次,让孩子正确区分“想要”和“必要”的事物。
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我们都会有很多想要的东西,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欲望和需求。
不过父母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厘清什么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什么是非必需但你想要的物品。
同时,对于那些非必需但孩子想要的物品,如果家庭还负担不起,我们也可以告诉孩子:
“爸爸妈妈会努力工作,赚更多钱,争取有一天也能轻轻松松买下它。同时你也可以好好学习,攒攒零花钱,我们全家一起努力,早日拿下那些想要的东西。”
有了这样的启蒙和区分,孩子就能学着自己做取舍,也能对自己的欲望边界和承担能力有正确的觉察。
最后,培养孩子的成本意识,帮助孩子发展正确的消费观。
孩子会提出不合理的物质需求,归根结底是对自身的家庭条件不够了解,或对金钱没有概念。
他们只看到父母动动手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对挣钱和事物的成本都是没有概念的。
因此,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时候,这也是一个进行“财商教育”的时机。
父母可以每周给孩子适量的零花钱,告诉孩子可以通过存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可以让孩子想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也能够形成一定的成本意识。
不要简单地用“你不需要”、“不应该”或“不值得”去否定孩子的需求,你现在做不到,不代表孩子连想都不能想。
比起直接回答“买或不买”,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和分析。
攀比不是原罪,差距也并不可怕,告知孩子现实生活的局限,并不意味着他们要认命或死心,而是让孩子们明白,他们可以以此为动力、为契机,产生更多向上生长的动力。
最新推荐
广州心理咨询 | 当来访者问“我该不该离婚”,咨询师会怎么回答?
2083人阅读南昌心理咨询 | 不靠谱的心理咨询师,都有什么特征?
2083人阅读长沙心理咨询 | 不自信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
2083人阅读南宁心理咨询 | 破坏婚姻关系的4种沟通方式,快看看你用过吗?
2083人阅读合肥心理咨询 | 原来,夏天容易烦躁是因为「热怒症」
2083人阅读广州心理咨询 | 好险!「婆媳关系」差点就和谐了……
2083人阅读南昌心理咨询 | 走出焦虑强迫,你需要了解这四点
2083人阅读长沙心理咨询 | 连你也在欺负自己吗?
2083人阅读南宁心理咨询 | 有哪些细节能看出一个人的精神状况好不好?
2083人阅读合肥心理咨询 | 心里越难过,笑得越开心,你是这样吗?
2083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