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996-1215

服务热线(早9:00-晚23:00)
首页 >  心理资讯 >  情绪

南宁心理咨询 | 豆瓣8.3分!这部电影看哭许多人:当亲人患癌,我们会经历什么?

2024-04-23次阅读

*轻微剧透,未观影前请谨慎阅读*

 

近期,有一部投资不到200万的小成本电影《乘船而去》,悄然上映。

它曾拿过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的最佳编剧,入围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单元,并在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中斩获最佳新锐导演奖

看过的网友也毫不吝惜地给出好评:

“细腻感人、充满诗意”

“看哭3次的电影,个人年度最佳”

“看完只想快点回家抱抱外婆和妈妈”

……

其实,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很简单:

一个独居乡村的老太太被确诊癌症,儿女纷纷赶回老家,陪伴母亲度过最后的时光。

在照顾母亲的过程中,这个家庭的尘封往事和每个人面临的生活困扰也随之浮现,影响着Ta们面对死亡时的态度和选择。

回到现实,亲人离世是我们绕不过去的人生体验。

当物理意义上的“家”不复存在,我们又该去何处找寻自己的心灵家园?

这是一场关乎死亡、家庭、创伤与成长的探索和思考,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共鸣点,愿与大家分享影片中值得深入探讨的三个话题。

 

1.抉择:亲人临终,留还是放?

在观影过程中,很多人贡献的第一滴眼泪,给了姐姐阿真和弟弟阿清的那场激烈争吵。

面对母亲的病,姐弟俩的选择各有不同:

姐姐阿真希望尽全力一试,住院,化疗,新型靶向药……她四处奔走、查阅,为母亲找寻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但弟弟阿清认为,这种尝试只是徒劳,反而还会让母亲饱受治疗之苦,不如尊重母亲的意愿,让她回老家休养,看看她还有哪些未了的心愿。

亲人临终,是靠医疗手段延续生命还是缓解痛苦、顺其自然?

这种两难的选择困境,不少人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

只是,比起电影的简单纯粹,现实常常是一盘更为复杂的局,混杂了金钱、面子、道德伦理和个人私欲等因素。

老一辈的人中,有很多是苦了大半辈子,在风里雨里拉扯着一屋孩子长大。

他们拼命干活,自己舍不得吃穿,更舍不得因为一点病痛就上医院。

到老了,就落下一身病。

面对这样的父母,哪怕不谈亲情,仅仅是出于道德良心,子女也无法选择不救。

那么父母自己会如何选择呢?

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是,

当生命的活力被癌症和病痛侵占,

当人需要依靠吸氧机、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地活着,

患者自己自己是想要努力求生,还是体面离去呢?

电影用一幕戏剧性的场景呈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这种牵绊:

一天夜里,老太太躺在床上,颤巍巍地举起手,摘下了维续生命的氧气面罩,发出了半是解脱半是痛苦的喘息。

此时,监护仪器的警报声吵醒了睡在一旁的儿子,他发现氧气罩脱落后,立马拿起来,想给母亲戴上,但母亲极轻微地歪了歪头。

儿子敏感地觉察到了这个动作,犹豫了几秒,最终还是把氧气罩帮母亲戴了回去。

也是这短短的几秒,将儿子内心的挣扎、煎熬、矛盾和迟疑无声地呈现了出来。

即便是在“治或不治”的问题上能够理解和支持母亲的儿子,到了真正面临生离死别的那一刻,也本能地做不到放弃母亲。

看到这里,很多网友都忍不住代入自己:

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是遵循母亲的意愿让她体面地走,还是纵容自己的不舍,让她无尊严、无质量但更长久地活着?

答案见仁见智,希望在这个抉择时刻到来前,我们能为之做好准备。

 

2.煎熬:久病父母的床前,真的无孝子吗?

我个人特别喜欢电影中“换床单”的一个细节,可能少有人注意到。

到了疾病末期,老太太生活无法自理的时候,大小便也成了一个问题。

即便在床单之上铺了护垫,偶尔也不可避免把床上弄脏的结局。

于是,导演给了阿真一个边接电话、边清理床褥的镜头——在镜头中,阿真的表情和动作难以掩饰地夹杂着几分疲惫、烦躁和埋怨

这实在太真实了,真实到让我想起见过的很多陪护者的面容。

就拿老年痴呆患者的照顾者举例吧。

老年痴呆是一种相当残酷的疾病,而照顾老年痴呆患者,是一个格外漫长、持久的过程,且很难得到正向回馈。

还记得小时候央视有拍过一个相关的公益广告,其中有句广告词是:

「他忘记了很多事,但他从未忘记爱你」。

现在只觉得,能写出这句广告词的人,一定没有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经历吧。

不止广告,很多影视剧也消解了照顾病人的压力与痛苦,就像一个太过精致的“乌托邦”。

实际上,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知道:

病人在患病期间往往情绪无常,Ta们很少安安静静地接受照顾,更可能是暴躁、固执、不讲道理的。

作为照顾者,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将死之人」,你所做的一切似乎都必须顺其心意。

但毋庸置疑,你也是人,你也会累。

就像写下《不情愿的照护》的作者所说:

「我会尽力,但我仍然忍不住希望这件事快点结束。」

「我能想到最安慰人心的话语就是:这种日子过不了多久了。」

听起来很大逆不道,但这就是真实的生活,也是日以继夜照顾病人的人心中会一闪而过的念头。

所以你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吗?

那那些花费时间和精力,控制着情绪去照顾老人的人,又算什么呢?他们不孝顺吗?

世间没有任何一种“孝”,是至真至纯,经得起世俗标准检验的。

在长时间承受照顾病人的压力下,在牺牲了大量自我空间又毫无回报的情况下,还要求Ta们保持情绪稳定,那是对神的要求,不是对人。

尽管照顾病人的过程,不如想象中的温情美好,甚至充满了对抗和怨气,但只要尽可能地在照护,就是值得肯定的。

研究显示,99%的照顾者都会产生「护理负担」,Ta们会感到失落、孤独、抑郁、焦虑……

如何让照顾成为一种可持续的行为,如何关注照顾者的心理健康——这已经不是电影能解决的问题了。

或许会需要临终关怀的介入,也需要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等一系列角色的配合。

总之,衷心希望每一个照顾和安慰病人的人,也能给自己的情绪找一个出口。

 

3.告别:当亲人不在了,何处是家?

听过这样一句话:

“父母是隔在我们与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哪怕我们走得再远,也知道自己有家可回,有处可依;

父母不在了,人生只剩归途,我们终将直面死亡,成为精神上没有“家”的孤儿。

尤其对于很多新城市人来说,我们与故乡之间的唯一纽带,就是尚在老家的父母。

如果父母去世,我们可能与故乡之间再无关联。

即便这里有你童年和青春的记忆,有看着你长大的乡亲,但在父母走后,你可能再也不会回来。

这就是现实。

我们不断出走,寻找自己在城市中的位置,却时常陷入更深层次的迷茫。

就像影片中的阿清,他背井离乡,四处漂泊,居无定所。

因母亲的病返回家乡后,他反而解开了心结,获得了内心的某种安宁。

“每个人终归要走自己的路,家可以就在这里,也可以在很远的地方,但你要去找到你的家。”

电影借外孙阿涛之口,缓缓说出了老太太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对老太太来说,反抗自己身为童养媳的命运,走了很远的路,通过自由恋爱结识了木匠丈夫,就是找到了她自己的“家”;

对女儿阿真来说,在经历一次失败的婚姻后,守护自己好不容易重建起来的“家”与生活,就是当下最要紧的;

对儿子阿清来说,继承父亲和大哥的遗志,回到老家,重拾自己喜欢的木工活,就是完成了“家”的传承;

对外孙阿涛来说,每天日晒雨淋地“跑龙套”,认真完成每一次群演的工作,坚守自己的演员梦,就是他对于“家”的追寻。

回“家”,不一定是回到物理意义上的那栋房子,也不一定是回到家人身边,而是回到一种内心安稳平和、有所惦念、有所坚持的状态。

曾听人说过:

一个人去世,有三重意义上的“消失”:

第一重是肉体的消失,入土为安或化作灰烬;

第二重是社会关系的消失,身份、社保、组织关系等等;

第三重是记忆的消失,其音容笑貌,渐渐被人遗忘。

对于第一、二种意义上的消失,我们无力阻挡,而第三种却是我们尚能控制的。

就像影片最后,阿真留下了母亲亲手腌制的灰鸭蛋,也像那张三人端端正正、高高兴兴拍过的合照。

斯人已逝,而记忆长存。

心理咨询